7月1日起實施,《工業噪聲污染防治技術規范》解讀來啦!
發布日期:2025-07-02 瀏覽次數:5
為落實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噪聲污染防治法》,深圳市發布《工業噪聲污染防治技術規范》(以下簡稱《規范》)。《規范》由深圳市生態環境局提出并歸口,由深圳市環境科學研究院牽頭編制,將于2025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。
一、目的和意義
《規范》通過明確治理原則、科學布局、設備合理選型、落實噪聲污染防治技術措施、加強日常管理來完善工業噪聲防治體系;旨在指導工業企業做好噪聲治理工作,進一步細化噪聲管理要求,為工業噪聲污染監管執法提供參考。
二、范 圍
《規范》規定了工業噪聲污染防治的治理原則、噪聲排放要求、工業園區總體要求、企業選址與布局、設備選型、降噪技術措施、日常管理等內容。適用于深圳各區(含深汕特別合作區)內工業企業及工業園區的噪聲污染防治。
工業企業
工業園區
三、治理原則
《規范》通過構建全周期噪聲防控機制,系統加強工業噪聲污染防治,聚焦金屬制造等高噪聲行業及沖壓機等生產設備,確保達標排放。從規劃、建設、運營三階段實施源頭防控、長效監管,同時明確工業園區和企業為責任主體,兼顧生產與環保要求,落實各階段防治責任。
規劃、建設、運營全周期的噪聲防控機制
四、工業園區總體要求
在管理要求上,《規范》明確了工業園區應結合周邊環境制定企業噪聲準入標準,建立管理規約明確各環節的噪聲防控要求,妥善協調廠界重疊時的污染責任。同時應合理分區布局,將高噪聲企業集中并遠離敏感建筑物,利用低噪聲區作為緩沖,并統籌規劃物流、公用設施布局。針對工業上樓建筑,要科學規劃功能分區,把高噪聲設備布置于低層并設置隔聲緩沖帶,強化車間隔聲減振設計,落實貨運通道降噪措施。
五、企業選址與布局
1.廠址選擇
工業企業選址應避開1類聲環境區,慎選2類區,確保與敏感建筑保持防護距離,并優先選擇最小頻率風向上風向及有利地形降噪。
《以噪聲為主的工業企業衛生防護距離標準》
(GB/T 18083-2000)
工業企業選址
2.平面布局
工業企業應合理分區布局,集中布置噪聲源并遠離安靜區,利用地形、高大建筑或綠化帶隔聲,設置緩沖隔離帶,避免噪聲敏感區直對漏聲結構。
通過高大建筑物阻擋噪聲
綠化帶隔聲
3.運輸流線
工業企業運輸線路規劃應優化走向,確保物流高效,避開敏感區,并利用倉儲等建筑隔聲降噪。
交通流線規劃
六、設備選型
工業企業中的設備選型在滿足生產需求、確保安全的前提下,應與環境要求相協調,宜選用低噪聲生產工藝和設備。
1.生產工藝及設備
工業企業應優先采用低噪聲工藝設備,淘汰高噪聲設備,優化生產工藝,并通過噪聲指標對比優選低噪設備。
低噪聲生產線
2.輔助設備
工業企業應選用適配的變頻輔助設備(如風機、空壓機、水泵),優先采用螺桿式空壓機和低噪聲產品,并參考相關行業標準選型。
低噪聲風機
螺桿式空壓機
3.運輸裝卸設備
工業企業應優先選用電動運輸車輛和靜音設備,采用低噪聲封閉式傳送帶,并優化輸送設計減少碰撞噪聲。
低噪聲運輸車輛
封閉式傳送帶
七、降噪技術措施
工業企業應根據實際情況,在車間內外綜合采用吸聲、隔聲、消聲、減振等降噪措施,確保廠界噪聲達標排放。
冷卻塔整體降噪
1.車間布置
工業企業應將高噪聲設備集中布置在隔聲性能好的區域,采用密閉建筑結構,振動設備需基礎減振并避免設置在樓板上。
車間隔聲布置
2.設備隔聲
工業企業應對開放區域的輔助設備采取隔聲圍護措施(如隔聲罩、隔聲屏),封閉結構需設通風散熱通道并配置消聲器。
隔聲罩
3.管道、設備消聲
工業企業應優化管道設計控制流速,采用吸聲材料包裹管道,并在氣流進出口設置消聲器,確保降噪效果。
消聲器
4.車間內部吸聲
工業企業應對高噪聲車間墻面進行吸聲處理,合理設計吸聲材料布局,確保降噪效果并滿足安全通風等要求。
車間吸聲設計
5.車間門窗隔聲
工業企業應選用專業隔聲門窗產品,加強安裝密封性,必要時采用雙道隔聲門聲阱設計,確保降噪效果。
隔聲門聲阱
6.運輸裝卸降噪
工業企業應在敏感區域設置聲屏障,優化裝卸平臺設計并加裝緩沖墊,實施裝卸作業降噪措施。
聲屏障
八、日常管理
1.生產行為規范
工業企業應規范生產作業時間,限速車輛、輕拿輕放裝卸,優化吊裝操作,夜間禁用高音喇叭,并加強員工降噪培訓。
某企業生產行為規范
2.排污許可管理
工業企業應依法取得排污許可,按核定指標控制噪聲排放,并落實自行監測、臺賬管理等要求。
《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 工業噪聲》
(HJ 1301-2023)
3.噪聲自動監測
噪聲重點排污單位應安裝合規的自動監測設備,布設于敏感區廠界,并具備聲源溯源、超標預警功能,與監管部門聯網。
《環境噪聲自動監測系統技術要求》(HJ 907-2017)
04設備運行與維護
工業企業應及時淘汰高噪老舊設備,定期維護生產及降噪設施,儲備易損配件,校準監測系統,并培訓具備專業技能的運營人員。
設備維護
5.噪聲投訴化解
工業企業應針對噪聲投訴全面排查原因,制定綜合降噪方案,優化工藝設備,并加強居民溝通與數據公開。
數據公開
來源:深圳市生態環境局污染源管理處
為落實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噪聲污染防治法》,深圳市發布《工業噪聲污染防治技術規范》(以下簡稱《規范》)。《規范》由深圳市生態環境局提出并歸口,由深圳市環境科學研究院牽頭編制,將于2025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。
一、目的和意義
《規范》通過明確治理原則、科學布局、設備合理選型、落實噪聲污染防治技術措施、加強日常管理來完善工業噪聲防治體系;旨在指導工業企業做好噪聲治理工作,進一步細化噪聲管理要求,為工業噪聲污染監管執法提供參考。
二、范 圍
《規范》規定了工業噪聲污染防治的治理原則、噪聲排放要求、工業園區總體要求、企業選址與布局、設備選型、降噪技術措施、日常管理等內容。適用于深圳各區(含深汕特別合作區)內工業企業及工業園區的噪聲污染防治。
工業企業
工業園區
三、治理原則
《規范》通過構建全周期噪聲防控機制,系統加強工業噪聲污染防治,聚焦金屬制造等高噪聲行業及沖壓機等生產設備,確保達標排放。從規劃、建設、運營三階段實施源頭防控、長效監管,同時明確工業園區和企業為責任主體,兼顧生產與環保要求,落實各階段防治責任。
規劃、建設、運營全周期的噪聲防控機制
四、工業園區總體要求
在管理要求上,《規范》明確了工業園區應結合周邊環境制定企業噪聲準入標準,建立管理規約明確各環節的噪聲防控要求,妥善協調廠界重疊時的污染責任。同時應合理分區布局,將高噪聲企業集中并遠離敏感建筑物,利用低噪聲區作為緩沖,并統籌規劃物流、公用設施布局。針對工業上樓建筑,要科學規劃功能分區,把高噪聲設備布置于低層并設置隔聲緩沖帶,強化車間隔聲減振設計,落實貨運通道降噪措施。
五、企業選址與布局
1.廠址選擇
工業企業選址應避開1類聲環境區,慎選2類區,確保與敏感建筑保持防護距離,并優先選擇最小頻率風向上風向及有利地形降噪。
《以噪聲為主的工業企業衛生防護距離標準》
(GB/T 18083-2000)
工業企業選址
2.平面布局
工業企業應合理分區布局,集中布置噪聲源并遠離安靜區,利用地形、高大建筑或綠化帶隔聲,設置緩沖隔離帶,避免噪聲敏感區直對漏聲結構。
通過高大建筑物阻擋噪聲
綠化帶隔聲
3.運輸流線
工業企業運輸線路規劃應優化走向,確保物流高效,避開敏感區,并利用倉儲等建筑隔聲降噪。
交通流線規劃
六、設備選型
工業企業中的設備選型在滿足生產需求、確保安全的前提下,應與環境要求相協調,宜選用低噪聲生產工藝和設備。
1.生產工藝及設備
工業企業應優先采用低噪聲工藝設備,淘汰高噪聲設備,優化生產工藝,并通過噪聲指標對比優選低噪設備。
低噪聲生產線
2.輔助設備
工業企業應選用適配的變頻輔助設備(如風機、空壓機、水泵),優先采用螺桿式空壓機和低噪聲產品,并參考相關行業標準選型。
低噪聲風機
螺桿式空壓機
3.運輸裝卸設備
工業企業應優先選用電動運輸車輛和靜音設備,采用低噪聲封閉式傳送帶,并優化輸送設計減少碰撞噪聲。
低噪聲運輸車輛
封閉式傳送帶
七、降噪技術措施
工業企業應根據實際情況,在車間內外綜合采用吸聲、隔聲、消聲、減振等降噪措施,確保廠界噪聲達標排放。
冷卻塔整體降噪
1.車間布置
工業企業應將高噪聲設備集中布置在隔聲性能好的區域,采用密閉建筑結構,振動設備需基礎減振并避免設置在樓板上。
車間隔聲布置
2.設備隔聲
工業企業應對開放區域的輔助設備采取隔聲圍護措施(如隔聲罩、隔聲屏),封閉結構需設通風散熱通道并配置消聲器。
隔聲罩
3.管道、設備消聲
工業企業應優化管道設計控制流速,采用吸聲材料包裹管道,并在氣流進出口設置消聲器,確保降噪效果。
消聲器
4.車間內部吸聲
工業企業應對高噪聲車間墻面進行吸聲處理,合理設計吸聲材料布局,確保降噪效果并滿足安全通風等要求。
車間吸聲設計
5.車間門窗隔聲
工業企業應選用專業隔聲門窗產品,加強安裝密封性,必要時采用雙道隔聲門聲阱設計,確保降噪效果。
隔聲門聲阱
6.運輸裝卸降噪
工業企業應在敏感區域設置聲屏障,優化裝卸平臺設計并加裝緩沖墊,實施裝卸作業降噪措施。
聲屏障
八、日常管理
1.生產行為規范
工業企業應規范生產作業時間,限速車輛、輕拿輕放裝卸,優化吊裝操作,夜間禁用高音喇叭,并加強員工降噪培訓。
某企業生產行為規范
2.排污許可管理
工業企業應依法取得排污許可,按核定指標控制噪聲排放,并落實自行監測、臺賬管理等要求。
《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 工業噪聲》
(HJ 1301-2023)
3.噪聲自動監測
噪聲重點排污單位應安裝合規的自動監測設備,布設于敏感區廠界,并具備聲源溯源、超標預警功能,與監管部門聯網。
《環境噪聲自動監測系統技術要求》(HJ 907-2017)
04設備運行與維護
工業企業應及時淘汰高噪老舊設備,定期維護生產及降噪設施,儲備易損配件,校準監測系統,并培訓具備專業技能的運營人員。
設備維護
5.噪聲投訴化解
工業企業應針對噪聲投訴全面排查原因,制定綜合降噪方案,優化工藝設備,并加強居民溝通與數據公開。
數據公開
來源:深圳市生態環境局污染源管理處